李信登上高阳西城门敌楼,只见自西向东一条黑线愈来愈近,仔细看竟是拖家带口的难民,足有千人之数,顿时脸色大变。
“立即阻止他们靠近高阳!”
教谕周瑾站
所有人都
李信耐心的解释道:“教谕明察,咱们
话音未落鲁、周二人骤然色变。鲁之藩此前仅仅是出于担心难民安全的考虑,却没料到李信竟然想的如此深入。细一思量,的确有此种可能……
几个人商量对策的功夫,难民队伍距离高阳城更近了。对面的情况也能瞧的更清楚,但真实情况还是让李信心惊肉跳,
“鞑,鞑子……”
鲁之藩也看到了难民队伍后的鞑子骑兵,没想到竟是最坏的情况,鲁之藩只觉得自己如万丈深渊旁一脚踏空,无力感充斥着全身。再看周瑾已经面色如土,显然也乱了方寸。
“李教习,可,可有对策?”
两个人异口同声。李信直咧嘴,他能有什么办法?清军这几日按兵不动,他就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鳌拜这货一定是憋着想主意。答案
李信默不作声,鲁之藩双手一摊,周瑾则色急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我大明百姓被驱赶进地雷阵吗?”
还能怎么办,出城把百姓撵回去吗?这根本就不现实。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还可以一试。李信将城上的民壮都集中到一起,令他们齐声下城外难民喊话,让难民朝两侧跑,西门已经堵死无法打开,可以
数百人齐声高喝阵势果真不同,声音洪亮而浑厚,可有多少难民百姓能听见,又有多少听见的可以照做就很难说了。上千难民被清军如赶牲口一般撵着,走的稍慢点便被一阵乱箭射死。人们生怕走的慢了丢了性命,是以都不要命的向前冲着,谁都不敢人后,因为落后就等于死。
可百姓们却不知道,冲
从那壮汉开始,爆炸接二连三,越来越多的百姓被炸的血肉模糊。更悲剧的是,百姓们还以为是城上
残酷的事实很快就证明,喊话根本无效,没人能听得见,即使听得见又有谁能跑的了?瞬息间,城下已经成了人间的修罗地狱,李信不忍再看,扭过头去,鞑子何其歹毒竟以无辜的百姓作为他们攻城的踏脚石。战争时代人命贱如蝼蚁,此前仅从书本上看到,如今亲眼所见,切身的感受到这种几乎难以承受的压力让李信如鲠
城下,屠杀
“典史大人,不如李信带民壮老营出城,能救下一个算一个!”
鲁之藩内心矛盾煎熬,出城营救难民百姓,很可能就会被裹挟进乱民中,没等和鞑子接战就得被百姓冲击乱了阵型,即便可以阵型完整的与鞑子接触,野战之中又有几分把握取胜?可如果不加理会,试问又如何忍心看到人寰惨剧的接连
“李教习可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鲁之藩不问取胜,只问李信可否保全民壮,是希望他量保持克制,不要把辛辛苦苦带出来的民壮毁于一战,这些可都是高阳赖以守城的锐!李信如何能不明白?
等李信带着民壮老营出城列队之时已经有百姓难民冲破地雷阵抵达城墙下,民壮齐声高喊,让幸存的百姓奔向横队两侧。这回他们总算听的清,也开始往两侧聚集。
民壮老营
至此,千余百姓被鞑子用箭雨驱赶为其扫雷,能抵达高阳城下的不过十之二三,这其中又有半数人人带伤。仅仅半个时辰,上至鲁之藩下至普通民壮,几日来由地雷阵所催生出的自信彻底土崩瓦解。
西下的太阳将战场涂的一片血红,苍黄的大地萧瑟一片,枯枝败草间若隐若现着倒毙的尸体,食腐的野鸟盘旋于上空,哑鸣连连。李信带着人将数百尸体草草掩埋,由于担心鞑子偷袭,距离高阳城太远的则只好暂时放
临撤入城中的一刻,李信回头看了一眼刚刚清理过的战场。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力量的渺小,以一隅抵抗拥有全局优势的鞑子是何等的力不从心,刚刚穿越时爆棚的信心是何等的无知无畏,鳌拜区区千把偏师散骑他们都束手无策,一旦对方大军到来,全力攻城之下又该如何应对?
鳌拜手中捏着一封信,是睿亲王、皇太极亲封的“奉命大将军”多尔衮写给他的亲笔信。信中所言,涉及各种策略与战术都
越过边墙进入大明朝腹地这不是第一次,清军一直以来奉行重要关隘强行攻破,弹丸小城则打得下就打,打不下抢一番周遭就撤的战略。不过睿亲王多尔衮这回入塞显然与此前所执行的策略相悖,除了南朝京师几乎每城必克,每克一城则必毁其城,掳其民,如此一来不但汉军旗损失颇大,就连八旗甲兵同样存
再者人畜俘虏队伍越聚越多,他们
八旗甲兵乃是大清柱石锐,岂能用于消耗战?即便是汉军旗的使用也不能一味的狂攻猛打。所以,他对高阳一战不克后,采取的策略仅仅是不断骚扰,逮着机会便狠狠咬上一口。今日下午驱赶南人百姓排雷已经让他们自食了自己种下的苦果,想必将沉重打击了南人的守城信心。不过这还不够,他还要落井下石,让这些南人彻底断了守城的念想。
“来人,阿克济阿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