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曾麟书育有四女五子。曾国藩为老二,上有一姐,下有三妹四弟。因最小的妹妹早天,实际兄弟姐妹八人。
曾国藩
对几个弟弟,曾国藩恪兄长之责,将进修德业视为教弟的根本,认为这是
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曾国藩先用自己微薄的俸禄,为三弟国华纳资入国子监生;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四弟国荃以府试案首入湘乡县学,第二年补廪膳生;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五弟国葆以县试案首入湘乡县学,年二十有三,与曾国藩入县学的年龄相同。至此,除老二曾国潢外,曾国藩的三个弟弟全部进了学。
前文说过,湘乡曾家世代务农,到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一代,曾家才算和书本结了缘,但还算不上诗书之家。而到了曾国藩这一代,兄弟五人中竟然有四个成了书人,成了文化人。
二
几个弟弟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天国西征军
然曾国华已过继叔父,只需守制一年,遂于翌年由已订儿女亲家的李续宾奏调复出,襄理李续宾部军务。咸丰八年十月初十(公元1858年11月15日),太平军三河大捷,李续宾部全军覆没。李续宾、曾国华等四百余名文武官员喋血沙场。曾国华骸骨数月无寻,曾国藩忧急哀恸已极,泣血作《母弟温甫哀词》,写道:
觵觵我祖,山立绝伦。有蓄不施,笃生哲人。
我君为长,鲁国一儒。仲父早世,有季不孤。
恭惟先德,稼穑诗书。小子无状,席此庆徐。
粲粲诸弟,雁行以随。吾诗有云,午君最奇。
挟艺千人,百不一售。彼粗秽者,乃居吾右。
抑塞不伸,
世不吾与,吾不世许。自谓吾虎,世弃如鼠。
相外相背,逝将去女。一朝奋
提师五千,往从阿兄。何坚不破?何劲不摧?
跃入章门,无害无灾。埙篪鼓角,号令风雷。
昊天不吊,鲜民衔哀。见星西奔,三子归来。
弟后季父,降服以礼。匝岁告阕,靡念苞杞。
出陪戎幄,匪辛伊李。既克浔阳,雄师北迈。
划潜剜桐,群舒是嘬。岂谓一厥,震惊两戒!
李既山颓,弟乃梁坏。覆我湘入,君子六千。
命耶数耶?何辜于天!我奉简书,驰驱岭峤。
江北江南,梦魂环绕。卯恸抵昏,酉悲达晓。
莽莽舒庐,群四所窟。积骸成岳,孰辨弟骨。
骨不可,魂不可招。峥嵘废垒,雪渍风飘。
生也何雄,死也何苦!我实负弟,茹恨终古。
后来,曾国华的遗骸终于找到了,却是一具无头尸。季弟曾国葆因之再次投军,“以报兄仇而雪前耻”。不料身染重疫,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公元1863年1月7日)病死金陵军中。曾国藩为其写书联云:
英名百战总成空,泪眼看河山,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
慧业多生磨不,痴心说因果,愿来世再为哲弟,亦为纯臣。
又作《季弟事恒墓志铭》:
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丙寅,我季弟殁于金陵军中。逾月,丧过安庆,国藩设次哭奠如礼,遣之反葬。弟名国葆,字季洪,后更名贞干,字事恒。少则落落,自将脱去町畦,视人世毁誉,及书史褒讥微恶,不甚厝意;不随众为疑信,时或诘难参伍,大破群惑。尝应县试及学政试,再冠其曹。已而厌薄举业。不肯竟学。
咸丰三年,国藩奉诏讨贼,召募水陆诸军。季弟挈六百人以从,提督杨载福、侍郎彭玉麟,始皆客季弟所为僚佐。季亟荐此二人为英毅非常器,已愿下之。四年三月,岳州兵败。季又亟白:诸将无罪,已愿独坐之。其后,杨、彭二人果以水师雄视东南,而诸将亦次第登用,掇取高官大名。独季弟黯然归去,筑室紫田山中,柴门绝人事,身与世若两不相。
八年十月,母弟国华战殁三河,季弟大恸,誓出杀贼,以报兄仇而雪前耻。鄂帅胡文忠公方广求将材,命季分领千人,自黄州建旆而东。十年正月,连克太湖、潜山。三月,始与叔弟国荃,会师以围安庆。十一年八月,克之。明年,为今皇帝元年。弟以正月师次三山。三山者,宣池。群贼萃之区,军入援绝。寇十倍我,乃以计招降三县义民之陷贼者,噢咻而厉使之。得四千人,编伍约法,用破鲁港,克繁昌,下南陵、芜湖。而国荃亦以是时克东西梁山,徇和州、当途,夺采石。兄弟复会师,进薄金陵之雨花台。江东久虐于兵,沴疫繁兴,将士物故相属。弟病,亦屡濒于危,定议假归养疾。适以援贼大至,强起战守四十六日,贼退而疾甚,不可复治矣。
季弟初以功叙儒学训导,加国子监学正衔。克复安庆,晋秩同知,赏戴花翎。厥后连克繁昌三县,天子虽以国藩前有辞赏之奏,犹特赐“迅勇”巴图鲁名号。至大破援贼,晋阶知府。命下而弟不及见矣!事闻,遂追赠按察使,照军营病故例议恤。诏书谓朝廷早欲擢用,特以国藩恳辞,留以有待。呜呼!圣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