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又穷又倔的七品翰林(第1/2页)


道光皇帝一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功夫不负苦心人,曾国藩终于如愿以偿考中第三十八名进士。朝考时因答对明白、条理清晰,加之衣着朴素,深得道光皇帝赏识,被破格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以同进士身份入翰林院,清朝开国以来仅曾国藩一人。
两年后,曾国藩庶吉士期满引见,虽然因一双三角眼而不得道光皇帝喜欢,但对答得体,实授七品翰林院检讨。
曾国藩做检讨期间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样两句:饱食甘眠无用处,多惭名字侣鵷鸾。这首诗十分有文采,
翰林院是大清国的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有时还替内阁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担任科举考官等,相当于现
“盛世修史”,别的衙门可以破败,作为大清唯一的国史编纂机构、国运昌隆的象征,翰林院却不能不庄严。庶吉士们穿戴整齐自不必说,保养得也都非常好。
道光皇帝一落座便单刀直入:“曾国藩,听说你写了一首新诗?翰林院检讨已是极重要的差事了,怎么能说‘饱食甘眠无用处’啊?”
曾国藩听到这话被吓了一跳,心里一边嘀咕“听这口气,皇上是找碴儿来了”,一边“扑通”就跪下了。
道光皇帝看着跪
常言道“聪明不过天子”,道光皇帝认为曾国藩这是为了博得“节俭”的美名而作秀,难免有些生气,就训斥道:“你的官服都这么旧了,为什么不换一件?你穿成这样是
曾国藩是这样回答道光皇帝的:“皇上让微臣做翰林院检讨,无非是想让微臣
“嗯?”道光皇帝纳闷了,“朕不相信,你的薪俸除掉日常用度,买不到一件新衣服。做人要笃实,不能取巧,否则没好果子吃!”
曾国藩时任翰林院检讨,虽然是七品官员,但每年仍有几十两官银的俸禄。道光皇帝怎么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位朝廷官员,拿着朝廷俸禄,却年年要靠借债度日。曾国藩便给道光皇帝算了一笔账,把道光皇帝“算”得哑口无言。
“微臣现

曾国藩说的都是实情。
不几天,他的顶头上司翰林院侍学士赵楫摆酒席,理由是父亲来了,实际上无非想借此鼓鼓腰包。那时候这种行为蔚然成风,曾国藩因为早就对这种陋习看不惯,再加上拿不出随份子的钱,就没去。
第二天,曾国藩受命誊一份“皇考”,一连誊了三遍都没有通过,赵楫每回都是
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曾国藩哪知道很快又接到了请帖,这次是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满官金正毕为老姨母过寿诚邀京官全员赴宴的帖子。
詹事房原是辅导皇子专设的机构,后来也改作编著国史了,是和翰林院属同一机构而分设的两个衙门。两处人来往得比较密切,而金正毕与赵楫又最为知心。
曾国藩心知,既然自己没有参加赵楫的宴席,金大人老姨母的寿宴也就不能参加。以此类推,从此以后,凡是京官的各种类型的宴席自然就都不能参加了。否则,厚了这个薄了那个,那就犯了官员之间相处的大忌,
想明白了这一点,曾国藩就往门上贴了一张告示,告示云:“曾国藩出身贫寒,长相不雅,箱内无银。虽任检讨一职,却是七品小官,俸禄有限,除衣食住行,已无盈余。即日始,凡京官上宪、同僚坐席陪酒应酬之事,概不参加,请帖亦不存。见谅。”这就等于告诉同僚:以后别给我
曾国藩的此举惹起了众怒,很快便有人鼓动御史上折参他,理由冠冕堂皇:“办事糊涂,办差敷衍,奏请将其革职。”
很快,曾国藩便被革除实职,成了翰林院候补检讨,每日虽也照常去翰林院点卯,却没了实际差事。以往的同僚、同乡,有几个与他很是不错的,此时也不知是怕丢了自家头上的乌纱帽,还是怕上宪怪罪,影响自己的前程,竟然也开始躲他。
苦闷、孤独中,曾国藩写了这样一首诗:
今日今时吾
微官冷似支床石,去国情如失乳儿。
见惯浮云浑欲语,漫成诗句未须奇。
经求名酒一千斛,轰醉王城百不知。
管这样,曾国藩仍恪守自己的诺言,不任何人祝寿生娃、吃酒应酬方面的请帖。按俗话讲,他就是“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曾国藩的遭遇激起了部分有较高社会地位和职位的官员的不满。这些人虽然不
当时著名的国学大师、官居正三品的太常寺卿唐鉴先生对曾国藩说:“涤生做此常人不敢做之事,实国家之幸!老夫当寻机会
难题说来就来了——皇太后万寿大典,所有
万寿大典当日,曾国藩作为候补官员,随着翰林院的大小官员,
此时,道光皇帝却叫住了兴高采烈的曾国藩,问他:“朕听说你
曾国藩是这样回答的:“回皇上话,今天是皇太后的万寿节,做臣子的必须参加。”
道光皇帝根本不容曾国藩的空儿:“那你不就成了言行不一的小人了?不好好办事,成天挖空心思弄这些。”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