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随从也不要多带,只挑身边嘴严办事利落的一二人即可。你如果
周长胜急忙起身:“下官谢中堂大人抬举。下官想请中堂示下,下官此次到湖北去办差,是用什么名义呢?”
李鸿章一笑:“名义不拘,你自己决定。这趟差事,不管结果如何,你都要如实向老夫禀报。
周长胜满心欢喜地走出行辕。他做梦都没想到,刚到天津,便被宪台看中,委了这么一个重要的差事去办。如果这趟差事办好,说不定很快就能捞个实缺
回到家后,周长胜把奉到差事的事一说,和他同来天津的内兄也是满心欢喜,连夜便替他打点行装,又特意央妹子当了件首饰给他作盘缠。他内兄还对他说:“出门办差比不得
周长胜老老实实地回答:“又不是去拿人,中堂为什么要派帮手?不过中堂倒有话,可从身边挑个嘴严些的同我前去。”
他内兄大喜道:“看样子就是我了。你的那个书僮,跟个呆瓜似的,连他自己都照顾不了,怎么照顾你?——现
周长胜想想也是,便一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早饭一过,周长胜带着他的内兄便出
先走的是陆路,到烟台后又坐船,整整走了十几日才到武昌。到武昌后歇了一夜,这才赶往广济。
周长胜苦着脸道:“我这几日也正犯愁。原以为这是趟美差,哪知道办起来这么难。我
他内兄道:“我们先不管他总办是姓盛还是姓李,我们只要探出煤厂的实情就行。妹夫,我见靠河那里有一排房子,河里还停了许多运煤的小民船。我猜测,那里应该是煤厂一个办差的地方。我二人现
周长胜此时早已没了先前的意气风
李金镛先还不信,后经过派人调查,见郭
李金镛只好把郭
见周长胜二人推门走进来,郭
周长胜本想说话,哪知他内兄一步挡
郭
说完这句话,郭
他内兄见问不出什么,便暗中拉了拉周长胜的衣袖。两个人便走出去。
来到装船的地方,他内兄有意走到一个煤商的面前说:“我们来晚了,明儿才能装船。老哥,这煤咋卖这么贱?”
煤商看了周长胜一眼:“这是烂煤,本来就不值钱。这个煤厂,眼见是赔惨了。”
周长胜大吃一惊:“你这么说,煤厂莫非当真要停办?”
煤商一瞪眼:“你这个呆子,不许说呆话!煤厂停办,我们到哪儿去买这些烂煤?又如何赚大笔的银子?”又对周长胜他内兄说,“你这个伙计不是个吉祥鸟,没人的时候,你狠劲抽他。”
周长胜二人见不是话,只好迈步走开。用眼四处望了望,见一人坐
那人道:“也是来买煤的?是哪条船?”
他内兄道:“没挂上号,里面的大人吩咐明儿办理。老弟呀,我想买几船好煤,不知煤厂哪里
那人道:“煤厂已经两个月不出好煤了——好煤贵呀。”
周长胜也走过来问:“我刚才算了一下,煤厂卖这些烂煤,连劳工费都出不来呀。”
那人一笑:“那是上头的事。”
当日回到县城,两个人计议半夜,决定第二天到宜昌去访闻。
到了宜昌荆当之后,也是诚所致,金石为开,周长胜的内兄竟然和知县衙门的一名典史老爷攀上了本家。那位典史老爷于是向周长胜二人讲了一些湖北煤厂的内幕。据本家讲,广济煤厂一共犯了五个致命的错误;一是选址不当。盛宣怀当时极力要另立山头,所以
听了典史的话,毫无官场经验的周长胜如获至宝,连夜便整理成文,转天就带着他内兄兴冲冲地返回天津。
禀文递上去后,李鸿章第二天就传见了周长胜。
李鸿章是否就当真相信了周长胜呢?李鸿章是不相信的。
周长胜到湖北后,连广济煤厂总局的大门都没进去,他怎么可能打探到实情呢?李鸿章准备适当的机会,自己亲自去一趟武昌。但突然出现的一件意外,打乱了李鸿章的全部计划:天津道朱其昂突
李鸿章一面
唐廷枢和朱其昂的胞弟朱其莼、朱其诏,很快赶到天津。不久,署直隶按察使丁寿昌也奉命到津。朱其昂的灵柩
这时,盛康的一封密信寄到了李鸿章的手里。
过盛康的信,李鸿章笑了,他已经猜出了盛康的心思:他想让儿子盛宣怀接署天津道。否则,盛康为什么早不提晚不提,偏赶
说起来,天津道可不是普通的道员。同浙江的宁绍台道一样,是个权柄很重的职务,没有超凡政绩的官员根本不能放任。何况,就
很显然,盛康的请求,李鸿章不能给予满足。但盛宣怀此时却没有心思去想什么天津道,他回到天津后,就一直盼着李鸿章改组招商局的饬命下达。
郑藻如被实授天津道以后,李鸿章对招商局并未作出任何部署,偏偏又不准他离津,盛宣怀内心开始慌张。他先是被派赴到保定,协助丁寿昌筹款赈灾,又到蒙古去给淮军采购了一批军马。就
没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