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二章 官、商两不误(第6/8页)

,匆忙打点了一下行装,午后便登船北行。
盛宣怀从到上海就没有好好休息过,每天都处
一见盛宣怀病成这样,李鸿章只好一个人巡起北洋海军来。
病势稍缓,盛宣怀与黄花农正式办理交接。此后,盛宣怀一边料理任所的事,一边继续《盛世危言》。
盛宣怀已经喜欢上了这套书。他给郑观应去电,请郑速寄二十套《盛世危言》,由他分送给总理衙门、海军衙门以及军机处。
郑观应见信自然大喜,他也希望高层人士能到自己的书啊。他先把书打包寄走,然后给盛宣怀写了一封快信,请盛宣怀帮忙,为自己的同乡孙文办理一纸游学泰西的护照。
孙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因是广东中山人(当时称香山),后人习惯称为孙中山。孙文当时二十八岁,曾
孙中山郑观应
同一天,盛宣怀到广州华盛纺织总厂招股集资的总厂总管盛宙怀的来信,也是向他推荐孙文这个人。两个人同时推荐,想来孙文其人的确有异于常人之处。盛宣怀心中暗暗想道。
是年六月二十三日(1894年7月25日),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被派赴牙山运送军兵的“高升”号轮船被日舰击沉,护送该轮的北洋海军“济远”和“广已”号被击伤。这就是史上非常有名的丰岛海战。
李鸿章命盛宣怀致电率军进入朝鲜的卫汝贵,抢
当日,盛宣怀以中国电报总局督办的名义,电告各分局:日本已开战,不准再为日商拍
七月初一(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
战争先是
盛宣怀的五弟盛星怀
消息传到天津,盛宣怀悲痛欲绝。
是年八月十三日(9月14日),中日海军

年初,因各路官军连遭败绩,不能抵挡日寇入侵,迫于形势,
黄海战后,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海军退守威海卫。
李鸿章电命丁汝昌:“日兵扑南岸,计尚须二三日,届时察看。刘镇如能死守,如何设法帮助?若彼不支,密令台上各炮拔去横闩,弃入海旁。若水师至力不能支时,不如出海拼战。即战不胜,或能留铁舰等退往烟台。希与中外将弁,相机酌办为要。”
丁汝昌畏战,不敢出战,致使战机一误再误。
正月初七,日军继攻陷威海卫南帮炮台之后,于本日又将北帮炮台占领。日本军舰旋蜂拥而入,围攻停泊于内的北洋海军军舰。此役,北洋大部分军舰被击沉,另有几艘军舰向日军投降。海军提督丁汝昌以死谢国。
日军陆路也从清军鸭绿江防线突破,向九连城和栗子园
淮军力不能支,清廷紧急调两江总督刘坤一出任钦差大臣,进驻山海关,
为了快结束战争,清廷于正月十八日(2月12日)改派李鸿章赴日议和。直隶总督着王文韶署理。
盛宣怀因病,此时已离任卧床多时,津海关道仍由黄花农暂时署理。
李鸿章离津进京请训,盛宣怀抱病相送。
四目相对,热泪横流,两人都哽咽不能成语。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
消息传开,李鸿章成了举国唾骂的“卖国贼”。
李鸿章回到天津,盛宣怀虽病好多日,但仍未接印视事,而是日夜陪护着李鸿章。两人朝夕相谈,总结此次战败的原因,设计着国家
是年三月,《万国公报》主笔沈毓桂
张之洞到这篇文章后,双眼不由一亮,脱口赞道:“这个提法好!”以后,张之洞每上折言事,都把这句话含
是年四月初八(5月1日),进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
康有为越两日,李鸿章携家眷进京居住,盛宣怀亦到津海关道接印。考虑到中日一战,中国又将赔款二万万两给日本,盛宣怀不得不给正当红的军机大臣翁同稣上书,建议联合俄国、德国、法国,从速开办银行,以便借用民债,节无用为有用,洋利为华利。
翁同龢此时可没功夫理睬此事。自打李鸿章成了赋闲宰相后,大清国几乎成了他一人表演的舞台。他仗着自己状元的名头,又是皇帝老师的特殊身份,加之摸透了光绪急欲图强的心理,今天说慈禧太后名为归政,其实仍
康有为这人原本就自命不凡,总认为自己无论长相还是文章都是圣人转世。今见一代帝师军机大臣翁同龢亲自请教学问,当时就认定自己肯定是圣人无疑。于是就侃侃而谈起来,把自己道听途说的许多新名词,一古脑儿倒给翁同龢。
翁同龢越听越高兴,不久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翁同龢与康有为
张裕葡萄酒创办人张振勋张振勋是广东大埔人,字弼士,号肇燮。曾到南洋等地做学徒,后获准“承办饷码,领垦荒地”,开始
张振勋到了天津,哪知李鸿章已经不再是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新任总督王文韶他又不熟悉,所以只好先来见盛宣怀。
第六节创办中国第一所工业大学——北洋大学堂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