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章 03:县试的时候考哪些书?(第1/2页)

顾思有些激动,睡不着觉,不由得想起这三年多的日子。
装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哪怕他再用心,总有很多细节与真正的孩子不一样,开始时他奶还怀疑他脑子有问题。

汉中府的方言他刚开始的时候一句也听不懂,但以成年人的思维来学习还是很快的。
是以他八九个月就会开口叫娘,一岁出头就能简单而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等一岁半的时候,他说话就很顺利了。同年龄的小孩子,这个时候还是两三个字向外蹦。
村里人都说他说话早,聪明。
他娘从他能说清楚话开始,就教他三字经,他跟着背,并对着书认繁体字,学的速度也不快。
再不快,两年下来,他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些都背完了。
千家诗也背了一部分。
这启蒙也算是结束了吧
家里人知道他
他要是去上学的话,多长时间能去县试
把县试比作高考,小学是识字明理阶段,是基础,主要的是中学,那就算他是成年人的思想来学,至少也得三四年吧
顾思胡思乱想着,睡着了。
第二天,早饭后,顾思还是先对他娘说起这件事“娘,我想上学堂念书。”他娘的思想比他爹的成熟,对于学习的事比他爹看重多了。
舒颖有些惊讶“怎么想去学堂念书”
顾思脸上带着些委屈“大堂伯他们都说书人才能被人尊重,说话别人听,我也想当书人。”
舒颖考虑了一下才道“你太小了,你爷怕是不同意。”
“你让我爹爹去跟我爷说嘛,让我爷跟我曾爷说。”顾思拉着他娘的袖子撒娇。
舒颖对于自己儿子最了解,想着早念书也好,就跟自己夫君商量。
顾名一听就不同意“他还那么小,上什么学啊,现
“小孩子记性好才要早早地学,不然等大了反倒是学得慢了。”舒颖举了一些例子,又叫顾思背了三字经。
顾名倒是很高兴顾思能背过书,但舒颖怎么说,他也觉得顾思太小了,不适合现
舒颖辩不过他,干脆也不找他了,直接
顾爷爷一听大儿媳说要让孙子上学,很是迟疑“他才四岁,太小了。”
家长都喜欢说虚岁。
“爷,我想上学,我背书可快了,不会浪费钱的”顾思到顾爷爷跟前撒娇。因为他是他爷唯一的一个孙子,他爷对他很是看重。
顾爷爷笑着摸了摸顾思的头“不是钱的问题。”他看向舒颖,说出自己的担忧,“孩子小容易生病,学堂的孩子又多,他还没长成,不易放出去。”
舒颖怔了一下,没想到公公是顾虑这个。她只有这一个孩子,听了这话也免不得慎重对待起生病的问题来,觉得很有道理。
顾思把生病这事给忘记了,他长

但他不想放弃。
他努力说服自己
爷爷“我下学堂回来会认真用胰子洗手,一定离生病的学生远一点,天冷了就多穿衣服。”
“爷,我都背过三字经”顾思正要向着他爷展示自己都背过了些什么书。
平时是他娘教他背书,但他娘不是个爱炫耀的,且很有那种“
舒颖捂住了儿子的嘴,止住了他向下说,对着公公点头“爹你说得对,太小了上学堂我们照看不到,很容易生病,那就再过两年再说吧。”
顾思听他娘说得坚定,知道健康这个问题对于家长来说是个大事,他娘是不可能再同意他去学堂了,整个人表现得蔫蔫的。
其实这是为了放松他娘的注意力,等下午找了个机会,顾思就去四院正房里找他曾祖父了。
爹娘和爷爷不同意,这不是还有家里的大家长嘛。
顾家是个五进的宅子,前后院都有屋子,都没住人。
二院住的他九爷一大家;三院住他家,他爷他奶
这宅子听说是他高祖父,就是他爷爷的爷爷
这次他吸取经验,没有先说他要上学堂,而是先问他曾祖父“曾爷爷,学堂里学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些,就要开始学论语吗”
顾家曾祖父有些意外顾思能把这些启蒙的书都说出来,笑着摇头“不是哦,还要学颜氏家训和朱子小学。”
顾思眨眨眼,还有这两个吗这和他想的不一样啊,他还以为他可以正式学四书五经了呢。
“谢谢曾爷,我知道了。”顾思点点头,跑回去了。
他找了凳子踩上去,
他以前没过颜氏家训,只知道这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写的书。

他大致翻看了一下,估摸有三万字左右。
太长,他先没看,再打开了朱子小学浏览。
这本六卷,分内外两篇,内篇有四篇立教、明伦、敬身、鉴古;外篇有两篇;嘉言、善行。
大致讲的是生活实践涵养品德和养成好习惯的一本书。
对于小孩子的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